农业部每年拨款10亿元用于补贴农村沼气建设,每建一个沼气池,补贴几百或是上千元。“即使是在绿色能源示范县,沼气也仍然被认为是农村能源。”程序告诉记者,然而,在欧盟国家,比如德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大的应用沼气的天然气生产工厂,慕尼黑的农民甚至自己开设沼气发电厂。欧盟的很多沼气厂生产的天然气是高品位的,可以并入天然气管网。
“我国沼气技术设备水平比欧洲国家落后20年。”程序认为,由于政策上对沼气不够重视,所以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还不愿意进入这个领域,这制约了中国沼气技术的进步。
“欧盟国家每年天然气的潜力是1500亿立方米。中国每年可以拥有3000亿立方米的资源。如果我们在一定区域内集中100家,年产10亿立方米,那么燃气并网在技术上也不是问题。”
“毕竟,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可以以液态形态代替车用燃油,风能太阳能却不能。”程序告诉记者,沼气发电,在转换过程中会损耗40%的电能,但若是加工成生物燃气,利用率则是。
“必须有实力、能协调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来做,从原料收集到最后卖能源,都能打通才行。”刘鹏认为,大型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粮,这些已经加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说占据了优势。同时,这些大企业也容易争取到国家优惠政策和补贴。
小企业只做一个环节会很艰难,尤其是在原料收集上有困难、又想通过生产能源赚钱的会比较艰难。“但是可以通过卖技术和设备,在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孙国宏认为,目前政府实施的是项目补贴,即建一个项目补贴多少钱,“这是一锤子买卖。如果项目运营起来没有经济性,也是白搭。应该像补贴垃圾发电那样,一个立方米的生物燃气,给予补贴多少钱。”孙国宏认为这才是可持续的模式。“如果有政策支持和补贴,可以鼓励大企业进来,这会更有利于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的发展。”刘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