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位总经理助理告诉记者,用来制备沼气的原料之一秸秆,体积大、能量密度低,与含有相同能量的煤炭相比,体积相差20倍,这给生物质仓储回收带来了很大问题。另一方面,欧洲几个农场主的秸秆就可满足一个沼气电厂的需求,但是在中国要收集到同等规模的秸秆,一个企业就要面对上千家农户,这使国内企业交易和回收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企业的尝试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合力清源是依靠德清源鸡蛋生产商的养殖场产生的鸡粪和自己与农民合作种植玉米产生的秸秆来保证沼气原料的。“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原料来设计产能,产生沼气用来发电,并入华北电网。现在能保证24小时发电,一年发电1400万度。”
有些企业选择了秸秆经纪人通过经纪人收集一定规模数量农户的秸秆,以减少自己的交易成本。这种方式可以让农民先对秸秆粗加工,比如打包、压缩体积,中间人能获得利润,制备沼气的工厂也能得到原料的保障,可说是三方受益。有些则是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垃圾、废水中提取沼气,制造生物燃气或是发电,那么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原料保证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生物质能的储量很大,秸秆、树枝树叶、垃圾、药渣等等,看似到处都是,但是难以收集。如果没有好的模式和配套政策,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后只会越走越艰难。”
潜力巨大
“根据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使用要从2010年的10%到2020年有望达到15%。这对生物能源是个利好。”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能源已经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时候了”,孙国宏认为,发展生物能源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根据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汇总的数据,目前,国际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数量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占77%,水能占15%,核电占8%。
在程序看来,中国发展沼气具备很多优势条件,“每年几十亿吨的家畜粪便,现在都没好好利用。一个500万人口的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每天可生产10到15万立方米。”据程序估算,全国的养殖场、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每年可生产800多亿立方米的生物燃气,再加上秸秆和垃圾填埋可达1500亿立方米,这比中国2009年消耗的天然气数量还多。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发展迅速,在生物质发电、沼气建设、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生物柴油是发展较快的,但受原料、销售等因素影响生产规模受到遏制。制备生物燃气等仍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介绍。